前言
现如今,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越来越离不开电脑和手机的帮助,每天面对屏幕的时间也大大增加。
在方便的同时,难免会给我们的眼睛带来伤害,而且“蓝光”对人体节律影响也很大。
虽然短时间内不明显,但长时间面对屏幕,尤其是晚上熄灯后在黑暗中面对屏幕的光线刺激,日积月累,很容易产生健康隐患。
“蓝光”是什么
近年来,有关屏幕“蓝光”的信息慢慢走入大家的视野,但也有很多人只是当资讯看看就算了,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
那么,真的有必要注意屏幕发出的“蓝光”吗?
简介
引用自互动百科
高能短波蓝光是波长处于400nm-480nm之间具有相对较高能量的光线。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
蓝光照射视网膜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上皮细胞的衰亡会导致光敏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视力损伤。
来源
各类屏幕、节能灯、手机、电脑等各种新型人造光源发出的可见光中都含有大量的不规则频率的短波蓝光。
危害
蓝光对我们的眼睛有伤害这就不用再多说了,会引起视疲劳、近视加深,以致影响工作学习效率;还会对眼睛引起不可逆的损伤、病变。
它还对我们的昼夜节律和睡眠有影响。
长期暴露于蓝光在夜间会严重抑制褪黑激素,阻碍我们做梦和睡眠,破坏人体昼夜节律。我们晚上在面对屏幕看手机或电脑,给眼睛带来负担的同时,还会刺激大脑产生兴奋感,不易睡着,从而降低睡眠质量。
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去百度百科、互动百科查看;也可以 Google 关键字 “blue light hurt”,“blue light effect”等,注意用英文效果更好。维基百科也有 “Effects of blue lights technology” 词条介绍。
防护
可以通过软件在一定程度上过滤电子设备屏幕发出的蓝光。
不可避免的,屏幕会泛黄,习惯一会儿就好了,是值得的!
1.flux
这款软件我在其它文章中推荐过。能够根据时间变化自动调节屏幕色温,过滤蓝光。
安装后,会发现屏幕会变得泛黄色,开始可能不太适应,看一会儿就习惯了。
设置:
- 建议将设置中的 Speed 调为 Slow,使色温变化更为平缓;
- 色温变化范围是可以自己调节的,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范围或者默认就好;
- 可以设置地理位置使其更适合于当地时间;
- 其它可以不用再设置什么了,软件默认开机自启,占用资源也很少很安静。
平台:win / Mac / Linux / iPhone / iPad / Android。
(Android 需 root,电脑端很不错,有评价说Android版本不稳定,大家可以试试看,不行的话下面那款也不错。)
2.蓝色光波过滤器
顾名思义,就不多说了。Android 平台的,我用了 3 年了,很不错。
- 这款软件有内购,只是扩展了些工具栏主题什么的,不用购买,基本功能就够用;
- 色温不能自动调节,需手动;
- 如出现一后台就失效,请在手机管家等权限管理软件中打开其“悬浮窗显示”权限;
- 在截屏时,效果会被保留,可暂时关闭过滤。
- 如果开启该软件后,其它软件如 vpn 点不了“允许”,软件点不了“安装”,先关闭该软件即可;
- 不需 root。
建议:过滤程度,白天设置 30%,夜晚黑暗中时 60%。
当然,夜晚看手机时如果旁边能留盏灯是很好的。
3.手机自带的功能
iphone 自带的 Night Shift,安卓的 护眼模式。建议开启,即使白天不开,夜晚如果在黑暗中看手机的话一定要开。不要嫌黄屏难看,可以自己调节色温的(稍微调低一点),习惯一会儿就好,值得的。
4.其它
至于注意眼睛休息,多吃一些有益眼睛的蔬菜、水果等等,都是老生常谈了,大家也都知道,就不多啰嗦了。
什么,还有防蓝光钢化膜?呵呵,不要白花钱了,还真不如手机开个 Night Shift 呢。
结语
虽然目前屏幕所产生的蓝光强度还是有限的,对于眼镜视网膜组织的损害也还是比较低的。说的好像很严重,危言耸听一样。
但是,如果只是每天就看 “一小下”,那自然不必担心,关键在于我们很多人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电脑、手机、pad这些电子设备,长时间的接触,难保会“由量变引发质变”,埋下健康隐患。还是防范于未然的好。
Go 2 Think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